2018年上海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首场语文科目于今天上午9:00开考。全市约6.9万名考生赴考。另有0.65万名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参加中职校招生入学考试。全市共设19个考区,145个考试知识点,约3100个考场。
大伙关心的首场考试语文科目作文题如下:
今年中考作文题为:
《真的困难》
需要:(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能透露个人有关信息。
(3)不能抄袭。
中考语文卷作文,总是给考生提供较大的写作空间,历年来都关乎学生内心世界的考虑。今天,记者邀请沪上几位名师即时做出作文快评。
这是个叫人动情、点赞的题目
文 /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 陆继椿老师
出这个作文题也是“真的困难”。考场作文要让学生看得动情,才能文思泉涌,所以这是一个叫人动情、点赞的题目。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题目,有个人成长历程的学生,都会冒出思想的火花。
小到身边事,大到国家大事,都可以作为素材。写身边事可以写学生自己历程某方面的挫折,最后经过努力达成目的;或者写看到社会面貌哪一点的巨大变化,甚至常常关心国家大事的考生,还可以写国内科技、国防、经济方面令世人瞩目的收获;特金会也真的困难呀!总之,这个题目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写。
这个作文题假如要写得出彩,考生要扣住“真的”这个字眼,不是普通的困难,确实要克服不少困难,经过其他人的帮忙,发挥我们的智慧,最后去出色地完成。假如要达到让人惊叹的程度,考生也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善意“走心” 立己达人
文 / 中考语文研究专家 钟雨人老师 一个好的作文题,肯定是贴近考生生活,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能表达真情实感,但又能从不同角度给考生以生活启迪的。今年中考作文题“真的困难”就是如此的。面对如此的考试试题,考生从构思到落笔都需要对生活价值的取向作积极考虑。
考试试题第一给考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舒解因考试而带来的紧张情绪,进而唤醒考生过去的印象深刻的生活记忆,第三体验生活的难忘时刻,从而在重温中发现美好,在回味中升华情感,在咀嚼中深化感悟。考试试题渗透着命题者深深的理解,也传递着深情的期许,叫人感觉到一种与人为善的美意。
这道作文题延续了近年来中考命题作文的思路,体现了“关注现实生活,引领精神成长”的宗旨,持续“走心”,贴近学生生活,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不设审题障碍,开放度非常大,与考生有天然的贴合度。因为题目只不过一种“判断”(“真的”是一种确认),所以选材范围极其宽广。可写人,可叙事;可围绕一人写,也可塑造群像;可以写自己“我”,也可以写“别人”;可写一件完整的事,也可写连缀多个生活片断。平常筹备的“难忘”的、“发现”的成长类题材都可用上,只不过写作时要突出事件的过程性。
考试试题具备明显的“回溯性”特征,它需要写作者立足“目前”,指向“过去”,在对已历事件的回味中再现生活原貌,真实表达自我,并在回溯重点上重点悟思,总结得失,提高自我,进而在以后生活中不断健全自我。这种“困难”是对过往事件历程的确认,更是对身处其中“我”的表现的某种一定,是一种自我勉励,是对将来生活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因为考试试题自己的情感性特点,在写人记事的基础上,通过抒情、议论的表达方法突出主旨是一种常见的办法。从思维的深度来看,出色的考生不应只停留于自我表达的情感层面,而应该向纵深开掘,写出独特的“悟思”,给别人以思想的启迪,文化的追寻,处世的智慧。如此的理性考虑才真的真的“困难”,既是一种自赏,一种自励,也是一种诱导,一种责任;既蕴含着自省与立己,也显示着达人和与人为善。
作文题关注学生心理和成长
文 / 上外双语学校科研室主任、全国模范教师 樊阳老师
这道作文题延续了上海中考历年来追求的风格,关注学生心理和成长的主旋律,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话说,又给有考虑的同学留有发挥的空间。 同学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困难”意味着这件事、这类事是复杂的,包括着复杂后的一定;二是过程中充满着艰辛,艰辛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三是过程是曲折的,在曲折中有进步。考虑中的难题在于,同学们从平时的学校、家庭日常扩展开去,从看上去平时的日常发现同学、爸爸妈妈或别的人所作的努力,其背后的过程肯定是艰辛、困难的,从而生发自己为更宏大的目的而努力,这就考验同学们平时的阅读、实践历程和独到的见地。
其实“比较容易”
文 / 兰生复旦中学习语文教研组长 李晴老师
看到今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在心中细读,品出一股强烈的大悲悯情怀。这情怀中有感恩、有不舍、有敬佩、有心疼……它是个体对某种处境观照后发出的深切感叹,与由此生发起对自我的勉励。双重正能量!
题目虽是“真的困难”,学生选材方面却是“真的容易”。平凡如大家,但为了某些大家认定的、在乎的、不能不面对的日常事,大家都会付出很大的努力、战胜好像没办法逾越的困境、甚至屡败屡战……这其中有为了爱大家的爸爸妈妈亲人、为了梦想的莘莘学子、为了逆袭的打拼者、为了信念的普通人……这是一个启发学生在日常探寻感动和力量的好题!
在写作中,假如能将生活化的叙述过程与理论性的生活启示进行夹叙夹议的结合,将使文章情理兼备,感人更醒人!
《真的困难》
文 / 上海民办交华中学 陆亦乐
第四届“新闻晨报杯”上海中学生作文实践活动一等奖暨“写作之星”获奖者
我问90岁的太爷爷,存活易吗?他开怀大笑:捱过饥饿、躲过战乱、节衣缩食,生活不容易!
我问40岁的爸爸,工作易吗?他莞尔一笑:基层做起、熬夜加班、处置人际,工作不容易!
扪心自问,学习易吗?我释然一笑:钻研难点、手不释卷、屡搓屡战,学习不容易!
既然不容易,大家又为什么都能淡然着微笑回答呢?
生活之所以有趣和千姿百态,是不容易的过程创造了各种可能性的结果。珍惜那些不容易,敬畏那些不容易,警觉那些不容易,大家才会秉持欢颜,才能离幸福更近一点!